瓶裝水在各地消費皆持續增加,對環保不利,對健康不一定有好處。專家說,消費者並不能完全掌握瓶裝水來源,而不少瓶裝水宣稱添加微量物質,這些也不一定非攝取不可。

瓶裝水大受歡迎,除了方便,也有人認為瓶裝水較乾淨、健康。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部分瓶裝水來源較難確定,不一定比自煮開水來得安全,許多瓶裝水宣稱添加鈣等礦物質、微量元素、維他命等,並不是人體所必需,多食也未必有益。部分瓶裝水還添加口味,也許喝來雖然口感不錯,卻可能造成糖分攝取過多。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簡任技正許景鑫則說,包裝水、飲品只要符合衛生署標準、通過檢驗,安全性沒有問題,一般來說,瓶裝水的包裝材質也沒有問題,但不建議高溫曝曬或置放過久。

李婉萍提醒,一般建議每人每天應飲用2000c.c.的水,但攝取過多水分,可能會造成電解質流失,建議以體重為準,每公斤乘上30c.c.來補充水分,有腎臟病、排水功能不佳者,要適量減少水分攝取。

 

============================

消基會過去陸續檢測一百廿多種瓶裝水,卻發現部分純水不純,號稱鹼性的海洋深層水卻驗出酸性,還有礦泉水添加莫名奇妙的礦物質,甚至驗出製造原子彈的放射性元素鈾。

礦泉水、純水、冰河水、蒸餾水、深海深層水等各種名稱不同的水,充斥瓶裝水市場,宣稱所含成分更令消費者「霧煞煞」。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表示,過去調查發現,市售瓶裝水標示不符的比率偏高,「某些進口瓶裝水售價甚至比汽油還貴,但高價不見得就能買到好水」。

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指出,過去針對瓶裝水進行多元掃瞄的結果,竟發現部分品牌添加多達41種元素,其中還包括放射性元素鈾,「飲用過量不僅易引發白血病在內等多種癌症,還會造成遺傳變異,對身體負擔更高」。

吳家誠表示,部分瓶裝水錳含量過高,會影響適飲性。還有部分鈉含量太高,可能導致水腫、高血壓,若飲用過量且未與鉀平衡,可能導致心臟病,「需控制鹽分的慢性病患者要小心飲用」。

消基會提醒消費者別迷信高價才能買到好水,調查發現有些售價偏高的瓶裝水含致癌物質砷,還有部分鈉含量超過衛生署每日建議值。

吳家誠認為,在挑選包裝水時,微量元素含量越少、導電度越低,對身體都較好。

澳洲新南威爾斯省的邦達努鎮禁賣瓶裝水,消基會就環保立場表示肯定。謝天仁表示,禁售瓶裝水是先進觀念,在環境允許的條件下值得推動。

「買瓶裝水前一定要認明檢驗合格標章」,長庚醫院營養師曹雅姿指出,來路不明或無標章的水可能未經檢測,民眾最好不要拿自己健康作實驗。

吳家誠表示,自來水的水質穩定,檢測也符合飲用水的標準。民眾飲用家用自來水時,煮沸後需開蓋沸騰7到10分鐘,對健康比較有保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v19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