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版再版、两个月6次印刷;销售突破10万仍供不应 求,除北京外各地均闹书慌——《货币战争》的出现给财经界带来了沸点,更给出版界带来了滚滚财源。出版商中信出版社的人士说,财经书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非常难得,“能与《货币战争》上市疯狂情况相比的,也许只有全球大热的《哈里波特7》”。

  当一部标着财经历史的书籍,被整个社会像畅销小说一样追捧的时候,无论如何,我们得去看看这个作者,究竟有何等的思想和魔力。

  从默默无闻到一夜成名

  近期宋鸿兵回到国内,频繁地与社会各个阶层对话,参加各种各样的研讨,接受媒体访问,显然他已经成了名人。但网络上有关他的个人信息仍旧显得过于贫乏——个人简介是《货币战争》书里的“标准答案”,且找不到任何一张个人照片。

  据接近他的人士透露,因为“某种不能对外说出”的原因,宋鸿兵一直拒绝媒体拍照,仅有的网络专题里的照片也是一个遥远的远景。这次也是到了马上要离开北京的时候,他才允许媒体拍照。

  宋鸿兵到底是谁呢?这种近乎空白的个人形象,是迫于外界压力还根本就是一场“成功炒作的策划”,无论如何,被市场断货所折磨的读者,和被探秘的“刺激”高高吊起的媒体,都对宋鸿兵本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狂热。

   抱着“战争、力量甚至针锋相对”的态度见宋鸿兵的人估计都要大失所望。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和气安静的中年人,或者说青年人。这样穿蓝色衬衫,戴着眼 镜的白净书生,似乎身边随处可见的平凡人,但又感觉十分特别——面对他,你会发现这个人身上没有任何有标签的气息——没有学者气、官气,也没有风尘气,所 有的力量都已经融会贯通进了言谈举止之间。似乎,他只想很安静地表达自己,并且尽量对媒体的问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又或者他是个十分老练的“对手”,在 媒体连续10多天的狂轰滥炸和各界各色交流中,他早已对任何提问和回答了然于胸。

  “完全没有料到这本书会这么受欢迎”,宋鸿兵的回答显 然符合人们的预期,“当时认为感兴趣的只是少数学金融和经济的人,比如学经济的学生。因为这本书很专业,写作内容中80%是说300年、200年前的西方 历史,现代人是否对此感兴趣,我们完全没有预料。而且最后当作了畅销书来推广,这都是一开始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宋鸿兵介绍说,本书出 炉之前甚至连定位都是模糊的。因为不是专业的作家,所以不可能在写作之初就有明确的目的,写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断变化视角的情况——一会站在普罗大众的角 度,书写得兴奋酣畅;一会是站在庙堂之高的位置,沮丧甚至压抑的写作货币战争的本质;一会又埋首故纸堆里,对史实进行抚今追夕。

  这种写 作手法受到了批评。宋笑说,“一个20多年的老编辑采访时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说你太情绪化了,专业编辑根本不能容忍这种情况,这么写很成问题。”不过,既 然市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市场认可了,宋认为坚持自己也很重要,毕竟“我和我们的团队,都没想过要成为专业作家,也不会拿专业作家的标准要求自 己。”

  一夜成名是宋鸿兵给人的第一印象。2006年12月10日,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最先在国内的和讯网博客里出现,在乍现便受到追捧之后,这本书开始了一次最有效的“推广策划”。记者注意到,本书的大热一直和国内的“精英阶层”相关,而且是精英阶层自发性的对外推广。

   虽然此书的背后推手中信出版社按照既定的送书给媒体评论、送高层免费阅读。但其全面风靡却是不少身在经济学高位的有识之士,成为本书最初的读者之后自发 的行为,“觉得很好,就向身边的人口传”——很多读者都是受到了他们的推荐才开始拿起这本书阅读,乃至一发不可收拾,逢人就开始推广,尤其在罗斯柴尔德家 族、美联储和黄金秘密上,每个人都在读完后产生了“知道了个美国的大秘密和放下书就去买黄金”的冲动。

  宋鸿兵对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宋鸿兵1968年出生在四川,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在光大国信的成都分公司做过两年的市场销售,卖高尔夫会员证和配套别墅;1994年进入美国以 培养外交官著名的“美利坚大学”留学,并取得硕士学位,在留学期间选修了各种各样的课程,“什么都学一点,感兴趣什么就研究什么。信息安全、房地产行业、 教育、新闻、美国历史和金融,学了很多杂的东西,但是什么都没学到。”

  “经济学的课程也选过一些,但是长学问和长本事都不是在学校学习中。金融方面的知识是在工作和个人的兴趣之中累积所得。”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个不安分的人,什么都要去了解和研究一下,这是哪怕理工科出身的专业人士做起了畅销书的作家依旧合理的唯一解释。

   1996年美利坚大学毕业后,宋鸿兵开始了自己在美国的职业生涯。持学生护照期间,他已经提倡媒体自由工作,毕业后在一家医疗健康公司,做信息安全方面 的技术工作;又转到电信业从事类似工作,然后进入美国第二大按揭公司房地美。在这个公司,宋鸿兵纵深地接触了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行业,而从事最终的系统核 算,设计针对用户的产品,这些经历是影响其写作《货币战争》最深刻的原因。

  “在这个工作中,要汇集他人的所有观点,最终设置参数,写出计算公式,并将其程式化。2002年我在那里工作期间,正是金融衍生品发展迅猛的时候,社会和工作都逼着自己要下苦功研究。”

   这一研究让宋鸿兵最终发现了金融衍生品与当下经济间的直接联系,也使他从金融工具和所有外在形式中,探究出银行家们治世的根本方法,以及黄金白银的重要 性。可以说,在房地美的工作和2005年至2007年在美国第一大金融机构房利美的工作经历,使宋鸿兵完成了从金融衍生品设计者到行业解密者的升华。

  为什么写货币战争

  1997年对于宋鸿兵的思想是个关键的年代。这一年,远在美国的他,目睹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影响。“直觉告诉我,金融风暴的背后肯定有只无形的手在操纵,但是我没有证据,于是我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寻找和积累,我开始了自己的拼图游戏。”

  “怎么也阻挡不了的直觉”和执着的探索加上在论坛、在历史学习、在工作中的积累和认识,宋鸿兵有意无意之间已经在为货币战争进行了一次大梳理。

   他自述成书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最为耗时费力的准备阶段,就是从浩如烟海的政府文献、法律档案、私人信件、个人传记、报刊文章中搜寻各种与西方重 大金融事件相关的题材,仅经过筛选后的材料和数据就有数千万字之多,从中再提炼出全书的提纲和确定大致布局,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第二阶段是 写作过程,持续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最后是加注、校对、核实数据的工作,持续了半年多。这些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牺牲了很多周末休息、家 庭生活、度假,甚至睡眠时间,应该说这本书凝聚了笔者对中国金融开放的担心和希望。

  从时间上,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的是,1997年 -2005年完成第一阶段的准备和梳理,2005年-2006年上半年,开始了大纲和布局,其间,他与写作团队的所有成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辩论,甚至争 吵,最终推导出相对严密的通盘梗概;2006年的下半年本书基本成型,12月份在国内的网站“直播”,并在第二年的6月份出版,至今红遍经济界。

  “我的核心理念是,用‘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这个逻辑,将经济世界的发展拼凑起来。”宋鸿兵介绍说,写这本书相当于做一个大拼图,拼图上的信息其实都在世界上存在,这本书就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它拼凑起来。

  “我们研究的很多书是在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出的,就连作者自己手里可能都没有这些书了。我跟其中的好多个作家联系,好多作家让我先寄上支票,然后他把书给我寄过来。”

   在浩瀚的信息中,宋鸿兵带着目的寻找,一块块地拼凑这些碎片。“此前也有类似《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这样的书,将其中之一的碎片放大,但并不像我们的书 籍这样,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全新的概念体系,和盘托出了一套整体概念。”宋鸿兵对于自己和自己团队最终形成的图景表示满意。

  宋鸿兵表示,截至目前,虽然仍有很多学者对于《货币战争》提出反对意见,但这些都并不是反对其逻辑框架本身,而是对书中的某些细节有不同意见。

  “这证明我的框架体系是严密并且值得认可的。”

  背后写作团队揭秘

  宋鸿兵这本书有一个庞大的写作团队。

  在网上,有人将宋鸿兵归结为一个“阴谋中的阴谋”。这些人认为,宋鸿兵对罗斯柴尔德家族兴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阴谋论的调调,这些人设想,假如罗氏并无这样的实力,“宋鸿兵们(指宋与其团队)”的出发点就可能是某方面利益的推手。

  而另外一些人则表示,“这是一部太像小说的历史书了,可能史实确有,过程也存在,什么都对却只有结论变了味道,让人瞠目之余只能当作文学作品来阅读。”

   “说我是个阴谋论者,我知道”。宋鸿兵大笑和记者谈起这个阴谋论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内部团队早就在这一点上进行了争鸣和攻击,远比网上读者的看法激 烈得多,可以说,书中的逻辑是禁得住质问的。因为各种各样的研究都摆在那里,我们只是进行了通盘的处理,将他们放在该放的位置上。”

  在记者的一再询问之下,宋和其团队成员之一的某女士(不希望透露姓名)简单描述了“宋鸿兵们”是什么样子。

   “我们是个非常松散的团队,内部在思想上把自己分成了红军和蓝军。我当然是红军的主力,而蓝军们则从各个角度出发,搜寻资料和史实,对我的逻辑进行攻击 和完善。”宋鸿兵介绍说,团队的人数并不固定,大部分是从1997年探讨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在网上认识并在现实中结缘。

  “人员很复杂, 有财经界的智库、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华尔街第一线的操盘手,这样可以保证他们能够从各个角度挑战红军的观点。我们并不经常见面,多是网上交流,事实上,有些 人可能一段时间比较活跃,过段时间就会‘潜水’,三五个月不见人影儿。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文章也是中文和英文的都有。这其实是个相当残酷的过程,其言语的 激烈程度和思想的争鸣力度远远超过如今网友的质问。”

  宋鸿兵表示,无论提出什么样的观点,作者都要能够自圆其说。“无论观点是否新颖,都要保证逻辑的严密。”

  持续两年的时间里,宋鸿兵们通过网络、通过电话大量地交流和沟通。“我经常一煲电话粥就3-4个小时,争吵是最正常的,我们几乎没有好好说过话,就是直接尖锐的争论。”

  不过,最终宋鸿兵所领导的红军赢得了胜利。“标志就是所有的蓝军同学都去买黄金买白银了。”宋开心地表示,蓝军用行动表达了妥协和认可。

  究竟启发了什么

  实用主义者的读者,会在看完《货币战争》之后,直奔金店买起黄金实物来——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作用的话,就是直接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一位号称财经娱乐界玩家的读者这样告诉记者。

   宋鸿兵也不讳言自己的观点——所有的中国家庭应该拿出收入的3%-5%购买黄金实物,给自己的财富加上保险,因为当真正大的动荡到来时,能够保障财富的 只有真金白银,而不是任何政府发行的信用纸币。事实上,当政府值得信赖时,其发行的货币是有价值的,而当政府的被信赖感不强,货币自然就会贬值,甚至毫无 价值。

  宋鸿兵表示,支撑黄金现货的另外一点是,美元的危机已经开始,并将在未来的10-20年爆发。“如果说两三年前我提倡购买黄金的 时候,还有人表示质疑的话,现在已经没有人反对了,大家已经实实在在看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尤其在美国,滥发货币和过度消费的结果,使所有的物质价格上 涨,而居民收入却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记者还了解到,此次宋鸿兵回国,与国内的一些高端学者也进行了秘密或者公开的探讨。他告诉记 者:“此前国家金融决策方面的领导可能觉得这本书难以置信或者相当震惊,但其实这本书的框架与他们的一些设想也有类同。或者说,此前他们也是这样怀疑和设 想的,但直到我提出了这个框架体系之后,他们才算找到了一些凭证。”

  因为中国主流学者接触到的都是西方的“主流”观念,西方“非主流”的看法,中国的学术界很少有机会碰到,但毕竟仍有迹可循。

   对于今后的工作,宋鸿兵表示自己正在着手准备《货币战争中国对策篇》和《货币战争欧元篇》的一部分。他表示,《中国篇》的难度较大,因为他对中国近20 年的金融体制演变过程还需要大量“补课”。《欧元篇》的资料收集有一些底子了,相对容易一些。不过,究竟哪一本先面世、何时出版,还要最后和出版社商量决 定——“他们有他们的市场需要”。

  记者从中信出版社了解到,虽然宋鸿兵身在美国写作这本书,但《货币战争》目前尚无英译本,究竟美国和英国的银行家如何评价这本书,是大量的探讨、全面的攻击还是和既往的“非主流”书籍一样,使其在渠道中自生自灭,都是值得期待的现象。

   纵观全书,一个所有人都要询问的问题是——神秘的、钟表般掌控世界经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令人“闻风丧胆”又好奇备至。如果说《货币战争》中提到罗氏家族 一个代言人“金融大鳄”索罗斯尚不过是“跑腿儿”级别的话,又有哪些名人,恰如《达·芬奇密码》中的牛顿爵士一样,是其忠实使徒呢?

  宋鸿兵告诉记者,他的确掌握一些罗氏家族代言人的信息,不过,鉴于这些人都还在经济界活跃,甚至“还活着”,他没有在书中进一步提到,“这是给他人和自己都减少麻烦的办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v19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